近日,“鼓舞心聆·残健共融”石岩街道残障人士鼓乐社区赋能计划项目在石岩街道残疾人职业康复训练中心成功落下帷幕。该项目是由深圳市民政局指导、深圳市慈善会携手深圳市龙湖公益基金会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发起的“9961社区慈善服务项目”的子项目之一。在石岩街道公共服务办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培训与活动,为石岩街道的残障人士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还在自我表达、能力发展、人际交往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变化。 自我表达:鼓乐成为残障人士情感释放的新途径 项目为残障人士提供了16次专业培训,通过非洲鼓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自我表达的新窗口。在鼓乐的节奏与旋律中,残障人士学会了用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想法。这不仅让他们找到了新的情感释放途径,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与成就感。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但现在,通过打鼓,我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方式。”小张,一位肢体残疾的学员,在项目初期曾表现出极度的自卑与封闭。然而,经过多次训练,他不仅掌握了非洲鼓的演奏技巧,更在每一次的鼓声中找到了自我。 能力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项目不仅注重鼓乐技能的培训,还通过一系列团队活动和互动环节,增强了残障人士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不仅让他们在鼓乐团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更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之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够如此协调地与人合作。”另一位学员小李说道。通过参与团队训练和社区展示活动,小李不仅音乐素养得到了提升,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和沟通,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成长。 人际交往:搭建残健共融的桥梁 项目的社区展示活动和总结汇演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与社区居民互动和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残障人士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成果,更与社区居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联系。 在11月30日的总结演出中,20位残障人士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非洲鼓,用他们娴熟而有力的鼓点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赞誉不仅让学员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更让社区居民看到了残障人士积极向上的一面。 “我之前对残障人士的了解并不多,但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他们的才华和努力。”一位社区居民在演出结束后表示。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对残障人士的了解和认识,更促进了残健之间的交流与共融。 身体健康:鼓乐演奏促进身心健康 鼓乐演奏需要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和耐力。通过培训和实践,残障人士在演奏鼓乐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同时,鼓乐演奏作为一种愉悦身心的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我现在每天都感觉更有精神了。”小张说道。通过参与项目,他不仅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更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愉悦。这种身心健康的平衡对于残障人士来说无疑是一种难得的财富。 社区影响:推动残健共融的深入发展 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残障人士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更深刻影响了所在社区,促进了残健共融的和谐氛围。通过项目的宣传和推广,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关注和支持残障人士的事业和发展。 “我们很高兴看到项目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效。”石岩街道社工站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次项目不仅提升了残障人士的自我效能感,更推动了社区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 随着项目的成功,多家企业和公司也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到项目中来,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一些企业甚至开始与项目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更多有益于残障人士的活动和项目。 结语:共创美好家园 “鼓舞心聆·残健共融”石岩街道残障人士鼓乐社区赋能计划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残障人士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更为社区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这次经历,残障人士不仅学会了非洲鼓的演奏技巧,更找回了自信和勇气,开始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而社区也因为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变得更加和谐、包容和美好。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公益项目中来,共同为残障人士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样的项目能够在更多的社区落地生根,推动残健共融的深入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包容和和谐的家园。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达聆社工. ( 粤ICP备17017428号 )
GMT+8, 2025-5-4 14:57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